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27章匪夷所思  (第2/2页)
也异常疼爱这个孩子,不过她是崔家的宗妇,要主持中馈、料理一大家子的庶务,以及对外的交际。    虽然还在孝期,但该有的人情往来还是不缺的。    王氏很忙,忙得几乎没时间照看孩子。    起初还好,上有崔彦伯看着,左右有乳母、丫鬟,小家伙被照料得极好,王氏也能放心的去料理家务。    但几个月前,大夫人不知听了谁的挑拨,硬要把小孙子抱来养,还跟崔彦伯哭诉,说她上了年纪,愈发孤独寂寥,便想亲自养个孩子,一来她能有个寄托,二来也是帮王氏分担些。    崔彦伯呢,见老母说得伤心,只觉得愧疚——他竟只顾着自己高兴,却忽略了阿娘,真是太不孝了!    而且,王氏的辛劳。崔彦伯也看在眼里,他想了想。觉得阿娘说得有理,便硬着心肠。将哭闹不休的小儿子送到了大夫人的院子里。    听闻这个消息,崔叔伯夫妇都纷纷摇头,觉得老大这么做,绝对会害了孩子。    当然,他们不是说大夫人这个亲祖母会伤害自己的孙子,而是她毕竟上了年纪,自顾不暇,哪里还能看顾一个两岁大的孩子。    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,倘或一个不留神。就有可能出大事儿。    真若出了事儿,崔彦伯还能去寻大夫人要说法?!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一则,那便是老人养孩子,不管她原本是个怎样睿智、明理的人,对上孙儿,难免骄纵。    若大夫人一味的宠溺,再纵出一个‘天真烂漫’的‘崔家玉郎’、或是京城纨绔,那才是真真害了孩子一辈子呀。    而事实证明。崔叔伯两口子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,崔令旸小盆友被抱走的时候,已经由崔彦伯手把手的教了十几个字,太公家教也背得滚瓜烂熟。    结果。在大夫人跟前待了没半年,小家伙就变得只知道在院子里疯玩儿,写字、背书神马的。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。    见此情况,王氏万分心焦。偏她又不能跟夫君抗议,毕竟亲手把孩子抱走的就是他。她若是说了什么,崔彦伯定会不悦。    到时候,不但孩子要不回来,他们夫妻还会心生嫌隙。    王氏到底聪明,在家里苦思了好几日,某日给大夫人请安的时候,很是恭敬的表示,洛阳祖宅的事务太多,她实在忙不过来,烦请大夫人派两个得用的婆子给她。    大夫人见状,很是得意,先是故作姿态的拿捏了一番,见王氏一味恭敬谦让,不管自己说什么,她都低头顺眼的连声称是,这才心满意足的点头,将赵mama和葛mama指派给王氏,‘辅佐’她管家。    王氏高兴的接收了两位mama,第二日,大夫人便命人叫来崔彦伯,直说自己身子越发不好了,担心看顾不好崔令旸,更没精力督促他学习,让崔彦伯把孩子再抱回去。    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,就算崔彦伯再愚钝,他也明白了什么。    偏他还顾着个‘孝’字,依然恭敬的听从母亲的安排,没有半句怨言。    对此,崔叔伯只有叹气的份儿。    如今阿娘要回来了,且看娘子的表情,崔叔伯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得出来,阿娘定有起了什么歪主意,而兄长貌似也默许了。    唉,平静了几年,家里又要其风狼咯。    崔叔伯默默的在心底叹息。    韦氏却在想,蛮横的婆母回来了,也不知道‘西边’知道了没有。唔,看来,她要抽空去荣寿堂跟萧南聊聊。    其实,韦氏多虑了,王氏既给她写了信,同是妯娌,自然也不会漏掉萧南。    且王氏还想着让萧南对上大夫人,好生克制婆母一番呢,更不会忘了‘提醒’她。    “呵呵,大伯母要回来啦!”    萧南坐在矮榻上,身侧放着个熏笼,她读完王氏的信,不由得莞尔。    虽然她将安插在大夫人身边的眼线都撤了回来,但在洛阳,她仍留有不少人,是以,大夫人的情况,萧南知道得一清二楚。    她却不以为然,心说话:大夫人已经很‘疯’了,她还能‘疯’到什么地步?    但很快,萧南便知道王氏在信中说的话,绝不是危言耸听。    半个月后,洛阳崔家除了服,崔泽携家小返回京城。    得到消息的萧南,带着几个孩子赶往荣康堂。    待行了礼,长生领着弟弟们去了相公的书房,任由祖父考校功课;而萧南则带着几个女儿去陪大夫人说话。    寒暄没两句,大夫人便直奔主题。    萧南听了大夫人的话,只惊得目瞪口呆,她真是没想到,才两年半的功夫,大夫人竟变得这般不可理喻,而她提出来的要求更是匪夷所思…    ps:嘿嘿,2013年的最后一更,谢谢亲们的支持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