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九百七十八章准备战争1  (第2/2页)
仅仅能与仙人靠拢——说不定就能成仙,还能辟邪。    于是,枣在两汉,就具备了特殊的经济地位。    以至于在历史上,曾经出现过一个故事。    依然是司马相如的好基友王吉担当主演。    这个故事的名字,就叫做——东家有树,王阳妇去,东家枣完,去妇复还。    为了一株枣树,传说中能点石成金,排场阔气的王吉,竟然产生了妒忌!这妒忌情绪居然严重到了要休妻,以休妻为要挟,逼迫自己的邻居砍树!    这个故事,告诉人们——假如穿越到西汉,想要发财,最佳途径,就是种枣树!    史记。货殖列传中记载,拥有一千株枣树的山林主,财富堪比‘千乘之家’。    所以,刘彻在一年前,知道卖枣居然能卖出这么大一片天地后,就将种枣树,定为了上林苑的战略。    直到今天,整个上林苑,拥有了挂果枣树近万株,幼苗数万株!    加上鹿皮、牛羊的养殖和租赁。    今天的上林苑,靠种树和养殖,岁入数万万!    于是,民不益赋,而天下用饶,变成了现实!    而今年的枣果收成,尤为重要。    刘彻需要这样一笔可观的稳定收入,来充实自己的国库,来犒赏和激励军队。    若没有这笔收入,刘彻很可能不得不增加上林苑的假田租税。    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笔可以预期,同时非常稳定的收入。    哪怕现在要策划一场规模空前,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大战。    刘彻也不用加税。    打仗不加税,这在中国是很重要。    假如,战争需要加税,那么,负担被加重的农民,就不会那么支持战争了。    而倘若不需要加税?    那普罗大众,对于战争的看法,当然是——支持!    当然,也不是说,卖枣的收益,就能支撑一场如此规模的战争。    实际上,上林苑今年的枣子,能卖个几千万钱,刘彻就要笑死了。    但,正是因为有了这稳定的可靠的几千万收入,使得刘彻和汉家的国库,有底气,使劲的花钱!    一年,几千万,十年就是几万万!    而整个河套攻略,丞相和少府预估的总花费,也不过二十万万!    这包括了大军的军饷、武器装备的损耗以及战后的赏赐。    除了种枣之外,刘彻还发现了,此时,另外一个经济作物,也有着巨大的潜力——它的市场没有枣类这么大,但效益,却比枣高。    这个东西就是香瓜子。    诸侯王列侯最爱的零食。    后世的出土墓葬里,香瓜子是列侯、诸侯王的陪葬零食里最多的。    不过,这样的事情,让刘彻想着也有些搞笑。    “吃枣药丸,吃瓜群众…啧啧啧…”刘彻微微笑着,走向前方。    两千年后的讽刺挪掖之语,几人能知,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,是贵族士大夫们的日常呢?    继续向前走着。    没走多远,少府卿刘舍,就已经带着他的六丞恭候在走廊一侧了。    “大军所需酱料与醋布,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刘彻对着恭身跪在地上的刘舍问道。    现在,高阙战役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高(潮)。    每天,都有超过五万石的粮食和干草以及大量的武器装备,运抵了在长城之后的北地郡和陇右郡。    而,新化方面,所有的鱼干、rou干,都被抽调。    用着楼船舰队,运抵辽西的秦皇岛,然后通过驰道,运往云中郡。    但,大军出动,不仅仅是粮草器械要做好保障。    酱料和醋布这样的调味品,也需要保障供应不断。    自秦以来,中**队,就是统一由中央政府,进行配给酱料和醋布。    而且,酱料与醋布,在军队中的消费量非常大。    大到什么程度?    凡米两斛,给酱二斗。    这是秦制!(睡虎地秦简记载)    而在汉代,这样的酱料配给更加细化了。    以羽林卫为例,一个士卒,每餐的标准供给是:米半斗、牛rou半斤、酱,四分之一升,鱼干二两,咸rou一块,给韭葱。    而细柳营虽然没有羽林卫这么奢侈。    但标准供餐,也是米半斗、rou、鱼以四两,酱,四分之一升…    其他主力野战军团,标准都各有不同。    但,米半斗和酱料四分之一升,却是铁律。    米,很好理解,不吃饭,就没有力气。    但酱料跟米同一等级,却能很形象的说明,大汉帝国的战车,离不开家乡的酱料的驱动。    让士卒吃上好吃的放心的酱料。    这是关乎军心和士气的大事!    而酱料,特别是秦汉的酱料,种类繁多。    但,基本都是以大豆为原料,佐以鱼、rou而成。    视地方习俗和习惯,而口味清寡不一。    所以,这种酱料的保质期,最长也就两三年。    是以,汉军每次出征前,都会由少府统一制作各种酱料,以供给军队。    这是大事!    皇帝也要亲自关心和询问。    这也是诸夏的传统了。    早在商朝之时,君王就非常关心自己的军队的酱料供给了。    周书就说:伊尹受命于汤,赐椣侧之酱。    椣侧,是一种鱼制成的酱料。    “回禀陛下,臣已经使使者,广下郡国,平贾诸般酱料!”刘舍跪下来说道:“至于关中籍士卒之酱,臣已经督促太官、汤官及内者、宦者诸司曹,日夜营做,保证大军之供给!”    刘彻听了点点头。    汉军的士卒,有许多都是来自天下郡国。    这些地方的口味,与关中是不同的。    少府派员去地方郡国,平贾购买当地的酱料,作为军需品,这是常态。    而宫廷的宫女和宦官,投入到军需生产中,也不奇怪。    自太宗开始,就是这样了。    “九月之前,必须将酱料与醋布准备妥当,归仓入库!”刘彻吩咐道:“在此事上,少府不得有差池!”    “诺!”刘舍与少府六丞都是深深一拜。    他们知道,这个事情的轻重。    办砸了,是要掉脑袋的!    甚至要杀全家的!    但同时,刘彻的话,也让他们知道,今年,汉匈大战是打不起来了。(未完待续。)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